導演: 勞勃·班頓

演員: 達斯汀·霍夫曼梅麗·史翠普賈斯汀·亨利

 

1979年,由勞勃·班頓自編自導的克拉瑪對克拉瑪橫掃奧斯卡,電影中,除了超越時空至今看來依然深刻精闢的關於父權體制下,兩性社會角色的問題與權益外,更以樸實動人的手法呈現「生而在世,一個人如何從幼稚漸漸邁向真正的成熟。」

awqswjgd3p9yjkpoq48dcxptyey.jpg

會知道這部陳年老片是從書上得知的,看完電影之後搜尋了相關的資料與影評,才發現這部片有多經典、多知名,看到當時奧斯卡的10項提名、5項得獎紀錄,也可一窺這部電影在當時有多受青睞。看完電影的我完全不意外關於這部影片的好評價,那種觀影結束的滿足感是只有極好的故事架構才能達到的成就,以下就從幾個面向來分享我對這部電影的感想。

 

《克拉瑪對克拉瑪》的劇情簡單,但結構卻很豐富複雜,裏頭涵蓋的議題非常廣,有婚姻、兩性角色、親子關係...等地探討。但我覺得其中最主要最深刻的主題是關於「一個人,如何變得成熟。」這不但貫穿了整部電影,這樣價值取向的轉變也不只發生在主角一個人身上。

 

在電影開場的觸發事件中---他的妻子喬安娜的離去。讓我們可以得知,主角泰德一開始是個魯莽、沒耐心、自我中心的人,多年來他一直讓妻子在他背後操持家務來成就他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因為他的忽視,在他事業更上一層樓之際他的妻子終於因為自我實現的需求長期無法滿足而缺乏自信心開始懷疑人生懷疑自己、精神瀕臨崩潰時,選擇離開泰德及他們的孩子比利。

 

泰德因而不得不開始處哩,他以前一直沒處理過的家庭問題,而他顯然處理得很失敗。

導演在電影中用了很多行動與反應來表達這樣的關係,其中最經典的一幕是泰德在喬安娜控訴他對於她個人感受的忽略而離開的隔天,比利得知母親不在,正擔心未來跟早餐該怎麼時,泰德身為男人的自尊心安撫著比利,一邊嘗試著做早餐,他決定做法式吐司當早餐,但因為極度不熟悉廚房相關物事、事宜,每個步驟都讓本來打算相信爸爸的比利更加質疑泰德能做好一個父親的可能性,最終早餐烤焦、比利大哭,泰德決定到外面去吃早餐。

 

這短短幾分鐘的劇情當中,雖然劇中人物沒有說明自己是個怎麼樣的人、現在內心有怎麼樣的想法,但透過角色的行動與反應,觀眾可以明確的知道喬安娜關於泰德的控訴極有可能是正確的,而且也側面了解到泰德至今為止是個怎麼樣個性的人(如同這個家庭中的另一個孩子,而非一個成熟的父親或丈夫),同時也完全不浪費底片的展開了泰德與他的兒子比利之間接下來的對立關係,真實樸素又觀察入微的戲劇節拍讓這平凡的故事一樣充滿了張力。

 

接著故事繼續發展,泰德在經歷一連串親子對立之後終於在工作與家庭之間雙重忙碌下與比利爆發了有史以來最激烈的衝突,刻意不聽話宣洩自己情緒的比利,泰德非但沒有以一個成年人該有的態度來面對焦慮的兒子,還用一樣幼稚的方式來應對,兩人皆憤怒的互相咒罵「我恨你!」在盛怒與不諒解中結束了爭吵。

 

在怒氣過後,冷靜下來的泰德主動走到比利的房間道歉和解,比利也在此刻顯露出他失去一直以來依賴與親暱的母親有多不安、不解與孤獨,甚至還有母親的離去是否是自己所導致的罪惡感,泰德或許是到此刻才明白自己的兒子在無理取鬧的表現下有多痛苦,終於嘗試著用孩子也能了解的方式告訴比利,媽媽會離開不是因為比利,而是就是為了比利媽媽才一直沒離開,現在她離開,只是因為再也不能忍受他,媽媽會離開是因為他不是因為比利。

 

在這一幕,泰德得到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成長,面對比他無助許多倍的兒子,他不再用敷衍隨便、「這點小事你都不能自己處理」的態度來面對,他在這時才真的看到了兒子的需求、明白了他的感受,也才理解了他身為父親的職責。然而同時間,比利也同樣有所改變,父親的告白除了讓他明白母親離開的原因外,另一方面也讓他設想父親的感受,產生了想要體諒的心情,而經過這次之後,比利也不再像之前那樣跟父親對立,兩人的父子關係因此得以和解。

 

之後泰德的工作雖然越來越不順利,但不順利的原因卻是因為他與比利之間的羈絆越來越深的關係,泰德也在這過程越來越體會的親情在他心中所佔的份量,就在父子倆感情越來越融洽之際,泰德的前妻喬安娜再次出現,她的出現就像一開頭的觸發事件一樣,再一次的打亂泰德的生活平衡,這是其中經典的一幕:泰德到一家咖啡廳赴喬安娜的約,一年多不見,今時比起往日,在親身體驗過後他對於喬安娜有了更多的理解,除此之外還有一點破鏡重圓的期待,然而喬安娜卻說當時因為自己精神不太正常所以選擇離開比利,現在她經過時間的修復,除了找到工作外,也回復了一點對自己的自信,同時也看清楚自己真正在意的是甚麼,因此她要來爭取比利的撫養權。泰德聽了勃然大怒,往日舊情的甜蜜氣氛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除了怒斥喬安娜之外更將玻璃杯一把摔在牆上,憤而離去。

 

這一幕兩位演員精采的演繹讓這個廠場景火藥味十足,雖然沒有血腥、暴力的大場面,那種甜蜜懷念的份為卻在瞬間轉至分裂憤怒,泰德更是在一瞬間回復成那個多年來讓喬安娜無法自由呼吸的暴戾獨裁者,喬安娜被步步進逼,泰德毫無防備的將玻璃杯率在牆上更是令人驚心動魄,其中的情感落差之大,讓人有如坐雲霄飛車的感覺,絕對堪稱為精采絕倫的對手戲。

 

因為這個事件另外兩個克拉瑪展開了最終對決,兩人都基於對比利的愛而對撫養權不肯相讓,雙雙聘請律師非打贏這場官司不可。在這裡導演再次的呈現泰德對比利的愛有多深刻,之前是以跟比利之間的生活日常刻畫,這便從另一面透露---「為了保護親情,泰德願意犧牲多少東西來換取」?

 

泰德在一張紙上寫下所有打官司的壞處,好處的那欄完全是0,然而即使如此,泰德只是把紙揉成一團丟掉,依然決意要打這場監護權官司。除此之外雖然他極度沒有勝算但還是為了贏得官司而所做了各種努力,透過這樣一連串的積極、確實並且勢在必行的行動,觀眾至此已經能完全感受到泰德對於比利的愛與執著,在他心中對於事業與親情的評量已經有非常明確的結果。

然而光是如此,還不足以刻劃泰德真正價值取向上的轉變。

 

在後半段,泰德與喬安娜在法庭上針鋒相對,攻擊對方的各種往事與弱點,極盡所能地互相傷害,此處一來一往的攻擊十分緊湊與尖銳,明明畫面上不見血肉,卻能真切的感覺的凡人之間那為達目的不得不深深傷害對方的無奈與殘酷。

 

另外在這裡也很有趣的是,電影前段呈現了女性在父權體制下為了家庭必須犧牲自我的價值觀,而在這邊卻呈現了男性在父權之下早已被認定為不可能比女性更有能力經營家庭關係。

一開始泰德的律師便告訴泰德他的贏面極小,即使請來喬安娜的好友同時也是泰德的鄰居的菲普爾太太來為泰德背書,也還是改變不了泰德敗訴的可能性。電影中,泰德一段告白:「我前妻常常說,女人憑什麼不能像男人一樣有野心?我想妳是對的,也許我經體會到了。但同樣的,我想知道,哪種法律規定,只因性別所致女人就比男人更會照顧孩子?我常常在想怎樣的父母才是好父母?一定要有恆心、有耐心,要聆聽孩子說話,即使聽不下去也要假裝在聽,要有愛心,就像(喬安娜)說的,我不知道有哪裡寫過,女人天生有母愛,男人對孩子的愛就一定比女人少,比利和我共同建立了一個家,我盡了一切力量,那不是很完美、我並不是個完美的家長,有時我沒有足夠的耐心會忘記他只是個孩子,但我一直在他的身邊,我們起床一起吃早餐,他和我說話然後一起上學,晚上我們一起聊天唸床邊故事......我們建立了共同的生活,彼此相愛,如果你毀了它,那可能永遠無法彌補,喬安娜,別這麼做,拜託,別再次毀了他的生活。」

 

這一段男主的獨白不但對於父權下女性的角色刻板標籤有所質疑,更少有的探討到男性在父權下的刻板印象,透過前面男主與比利間的種種,讓這段獨白匯聚出強而有力的力量,平實卻又打動人心,讓喬安娜與觀眾聽完之後也思考著:「這麼做真的是正確的嗎?

 

最終於電影尾聲,泰德果不其然輸了官司,然而已經體會到親情可貴的泰德毅然決定要上訴,即使律師說如此會花費龐大的金錢也在所不惜!

律師看泰德心意已決,終於告訴泰德如果他真的有決心,他還必須付出另一個代價-----必須讓小小年紀的比利上到法庭,親自面對必須在父親與母親之間擇一的難題。

此刻我們看到了泰德這個角色最後並且完整的成長、也明白了這個角色的角色本色---------比起自己想要跟孩子在一起的渴望,他寧願放棄這項渴望也不願讓孩子接受在大庭廣眾之下面對雙親擇一兩難的殘酷局面。

 

至此,泰德已經跟開頭那個泰德完全不同了,他已經不再自我中心,強迫妻子、強迫孩子照著他的願望、他的需求來過生活的人,不再強迫事事都得照他的想望,他理解、體諒到有些事、有些人就是不能照自己所想,而並不是非要如此,才能擁有美好的人生。

 

這個體悟不只在泰德身上體現,也在他兒子比利身上體現。

當泰德放棄上訴之後,泰德告訴比利他即將改跟媽媽一起到別的地方生活的事,面對日常生活又一次被破壞,比利沒有像前面那樣吵鬧,只是問著諸如「以後我們不能再見面了嗎」…..之類的問題,泰德盡力的安撫比利,並告訴他,他的媽媽非常非常愛他,他們一起生活會很幸福......等等,比利最後邊哭,略帶委屈卻又懂事的說:「答應我以後會打電話給我好嗎?」結束了這個訊息的接收,泰德安慰地笑著說「好」,之後父子倆一起去吃冰淇淋。

 

在這場景中父子倆彼此著想、不捨的心情自然流露,沒有煽情的配樂與台詞,真摯的情感卻實實在在地使觀眾能夠感同身受。

 

除此之外,最驚人的是這種價值取向在最後一刻竟然讓在前妻喬安娜身上也有安排!

在比利知道要去跟媽媽生活後的隔天早上,父子倆安靜有默契地做了法式吐司,對比開頭,父子倆的羈絆變深卻不得不分開。

此時門鈴響,喬安娜在樓下等著要泰德下來一趟,泰德下樓赴約,看見喬安娜淚光閃爍,就在所有人都好奇喬安娜到底怎麼了時,她做了讓所有人都震驚的決定:「我今天早上醒來,一直在想著比利,我在想他早上從房間醒來,會看見我在周圍畫的那些雲,我想我應該在我家畫雲因為......那會讓他覺得是在自己家裡醒來.........我來這裡接兒子回家,卻突然領悟到這裡才是他的家………我真的非常愛他........」還沒說完,泰德就感激地擁抱喬安娜,這一刻所有人包括觀眾,都明白了這個角色的真實自我------為了自己的兒子,她寧願放棄再次跟兒子生活的願望也希望比利能夠在他熟悉認定為家的地方成長。

 

至此我們了解到,泰德跟喬安娜之間沒有誰高誰低,他們兩個對比利的愛都是非常真實且深刻的,而經由三個主演的選擇,也終於把這部電影的核心主題徹底展現,讓我們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真正的成熟與愛,是不強迫任何人按照自己的願望而活」。

 

這部電影不管在演員、題材、結構.....等任何方面都有超越時空的藝術價值,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毫不過時,即使是2017年的台灣....不甚至說全世界,對於男性、女性的刻板標籤、傳統期望依然還是讓許多人痛苦受害,小至個人大至群體整個社會依然頻繁地用這種價值觀壓迫著每一個人。

 

看著前車之鑑,我們需要以更多元的角度來定義甚麼是幸福、甚麼是成功、什麼樣才叫完整?什麼樣的人生或生活型態才是圓滿的?而不是只有一套方式作為標準。

就像劇中呈現的,失去母親的比利不一定就會失去愛,離了婚的喬安娜不一定就會不幸,失去大好工作機會的泰德不一定人生就沒意義了….…..他們都不是生活在社會既定的價值觀下,但最後捨棄自己心中預設價值的結果反而讓他們的關係得到和解並重新修復。

 

人生有破碎、殘缺並不代表不正常或者失敗,並不是好像如此人生就此完蛋再也沒有其他美好值得追求、期待的事物一樣,甚麼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如何修復受了傷的關係與心靈,正視傷口而不是當作沒這回事甚至否認它的存在,如何與破裂的人事物和解…….這才是所謂的成熟、所謂的愛。

這麼說似乎很理想,實際上做起來非常困難,在社會上,我們很難不為既定的價值觀、集體的情境力量所影響,但即使克服的過程是如此艱辛,還是有像泰德一樣一試的價值,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與快樂。

 

1979年的《克拉瑪對克拉瑪》,構成這部電影如此有感染力要素有好幾個,題材、演員、場景編排、主題…..這些要素共同匯聚整合,組織成一副肌理豐富的錦織,三個主演的表現力都非常有水準,尤其梅莉史翠普與達斯汀霍夫曼兩位演員的表現更加全身是戲、火花四濺,兩人皆因此片在當年得了奧斯卡獎,甚至小孩子比利的飾演者也得到了提名!

各種價值取向的探討雖然未深入刻畫卻精準地提出要點,最後對於喬安娜的安排也可謂是神來之筆,若是少了那最後一個行動,便無法體現出喬安娜對比利的感情,男主與女主之間的角色深度也會變得不平衡而使得最終的觀點往男主身上傾斜,而無法像現在這樣的平衡…..

其中的劇情設計也是完美演繹甚麼叫用「演」的說故事!各種事件安排呈現角色心境、故事主旨的功力可謂之高,安排得極為自然毫不累贅又深具意義,將一個簡單、顯而易見的道理打入人心,不管從任何方面來看都是超越時空、歷久彌新、任何熱愛電影的人都必看的經典之作!

 

 

arrow
arrow

    鬼仔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